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iRobot Roomba 780 & Scooba 390
話說,我們家是雙薪家庭,夫婦兩每天忙著上班,下班後還要照顧兩個小孩的功課。假日一到就忙著到處趴趴走,屋內掃除的工作想起來就很累,非得要等到真的有空,逼著自己的時候才會去打掃。
偏偏不知道是台灣環境的問題還是怎樣,家中三不五時都會有棉絮出現在每一個角落裡,棉絮這個東西最惹人厭,如果只用拖把拖,不管再怎麼拖棉絮還是給你死黏在地上。所以我的做法都是先用吸塵器吸一次,再用抹布手擦地板(或是拖把托地),每次清一次家裡就累得要死,所以這擋事每次都是能拖就拖,等到不能拖了再一次累個夠。
有一次和老婆去他同事家聚餐,酒足飯飽後撇見客廳的地上躺著一台圓盤狀的機器。
“這是什麼”我問,“掃地機器人”A君回答。
“好用嗎?”我再問,“超好用,掃的很乾淨”A君回答。
回家的路上就和老婆提起這事。“之前就跟你說過這機器不錯用,你就不置可否”。想說既然老婆提了,就Survey看看吧。
後續在Google上找了幾天的資料,發現除了掃地機以外,還有洗地機。
掃地機排除了iRobot以外還有如Toshiba等以外的廠牌。再爬過一些網路分享文後還是鎖定以iRobot作為目標,一來這廠牌在台灣有一定的市佔率,二來iRobot機型眾多,可選擇的範圍較大,所以鎖定這品牌。
洗地機目前就只有iRobot有出,目前也就只有Scooba 390 一型了。
針對掃地機的型號地再做了比較詳細的評估後選定了Roomba 780這一台,主要是燈塔的功能可以把樓層分成三個區域分區打掃,打掃完後再回到底座自動充電的便利性,再配合定時清掃的功能,幾乎就滿足了我們家的需求。
型號選定了以後,就剩下要跟誰買這個問題了。
目前有一家在各大百貨公司有專櫃的“唯一代理商”(來X思)以及兩家在網路店商店販售的“水貨商” (X峰及 X聚),爬過一些討論文後發現據說來X思和X峰是同一個體系,一個賣百貨通路,一個賣網路直售,大小通吃,這消息也不知道是否確實?
網路售價一般都很容易查到價格,然後找一天到爆肝百貨公司的專櫃去看一下實機,探一下價錢,想說如果周年慶滿五千送五百的折扣折下去比較合算的話就在專櫃買一買就好了。到了百貨公司看過實機還蠻滿意的,問過價錢後下巴就快掉下來了!
Roomba 780 報價42張小朋友!!!“有這麼好賺嗎?“這價錢我在網路上買兩台還有找,這未免也太貴了吧!所以摟,買電器前記得先上網路估狗一下,不然你就虧大了!
回家後就馬上在網路上下訂,因為暫時沒貨,還得參加預定方案(送的耗材比較多),等了一個多星期,終於.....貨到了!
快遞總共來了兩箱,由外箱可以看到Roomba這次進了800台,Scooba這次進了300台
外箱上會註明內裝物以及額外贈送的贈品數量,一目瞭然!
打開外箱後的彩盒包裝
包裝開口處貼的警語標籤,告訴你一開始開機前要知道的特別注意事項
兩台機器的包裝外觀,包裝設計上還算有質感
包裝背面有Roomba和Scooba的清潔動作原理透視圖,讓消費者可以立即瞭解這兩台機器如何運作。
先從Roomba開始開箱吧!
打開上蓋後還有一層內蓋的保護,讓人有“高級”的感覺!
掀開內蓋,主機,配件及耗材排列在內盒之中。
這些配件是預購活動額外贈送的。有邊刷6支,濾網8片。
這裡是Roomba780原廠付的配件
充電器
充電底座
虛擬牆/燈塔 X 2
遙控器 (雞肋,應該用不到)
紅色清潔工具兩隻
備用邊刷 X 1 (機上已經裝上一隻)
備用濾網兩片 (機上已經裝上兩片)
備用毛刷膠刷一組 (機上已經裝上一組)
中文說明書
英文操作/保養說明光碟
面板保護膜
這顆是Roomba 780所附的燈塔。
上方按鍵可選擇此顆裝置是要做為虛擬牆或是燈塔使用,二選一。
下方可設定訊號的強度,訊號越強耗電越快。
虛擬牆的用法就是在兩個相通的區塊阻隔限制Roomba不進入我們不希望他進入清掃的房間。
燈塔的用法就是把相通的區塊隔出分別需要清掃的區域,如此Scooba在清掃完第一個房間後會依循燈塔的信號在依序進入第二間,第三間房間清掃。清掃完畢後再依照燈塔信號回到充電底座充電。燈塔功能是我家選擇Roomba 780的主要原因。
翻過來看一下Roomba的背面構造:
前方是集塵盒,使用前要依照標簽的指示抽出集塵盒,將紙板拿出,再裝回去。就是先強制讓你練習一次集塵盒的抽換動作。
中間是毛刷及膠刷的機構,主要是靠毛刷膠刷反方向旋轉,將灰塵毛髮棉絮掃到後面集塵盒。
前面是電池部,可以看到電池保護片還沒抽出,使用前要先抽出黃色的保護片才能通電。
電池部左邊是邊刷,作用是把角落掃不到的灰塵掃到中央由毛刷膠刷清除。
在來就把Roomba放上充電底座設定時間後放著充電16小時後再進行第一次的使用。(剛貼上保護貼,氣泡很多)
接下來看Scooba的開箱
彩盒上蓋打開以後看到的是另一層保麗龍內蓋,內蓋上放著Scooba 390的中英文說明書,似乎有要先把說明書看完再開箱的意味。
打開保麗龍內蓋後主機及配件整齊地躺在保利隆盒內
配件包含:
充電器
電池兩顆(一顆機器附的,另外一顆預購送的)
虛擬牆一顆
清潔劑試用包 X 5
吹氣球一顆 (通噴嘴用)
中英文說明書
防撞條
配件比起Roomba 少了很多。
Scooba所附的虛擬牆,只有距離和開關的選項。此虛擬牆和Roomba的虛擬嬙的正面照。下方只有兩個按鍵:電源,開始和暫停。
Scooba的正面照,按鍵僅有開關即啓動/暫停的選項。
把手處是打開水箱的開關,不是提把,要特別注意,拉壞了可不再保固的範圍內。
一樣把Scooba翻過來看看他的清洗機構,看起來比Roomba簡單許多。
主要動作原理是:
1.最前方先做簡單的吸塵動作
2.噴嘴噴出微量的水,再經由旋轉毛刷刷洗地面。
3.廢水經由後方的刮刀刮除並由吸嘴吸取收集進入污水槽儲存。
看完之後還是先插上電源充上16個小時在進行第一次的開機。
Scooba無充電底座的設計,電源要以Plug In的方式進行充電。
這兩台機器的詳細操作保養方式稍後再另篇介紹